18 October 2009

關於設計一個教法 史英

關於設計一個教法 (史 英 摘自人本教育札記141期)

  設計一個教法,也許就是一般所謂的「教案設計」。

  一、追尋非凡的意義

    設計一種教法之前,最重要的,就是要找出教那個東西的「意義」。關於「意義」,
    我們已經說過很多,在這裡,還要針對「教法」,再多說一點。

    我們以為,教學上最大的危機,就是教者感到「無奈」。所謂無奈,有很多可能的來
    源,可能是長期工作的倦怠,可能是來自學生方面的挫敗,但最可怕的,是教者自己
    也認為「教這個有什麼意思」!

    比如說,教小孩秤重量,非專業的人,例如父母,都會覺得很無聊:這有什麼好教的
    嘛,教這個要幹什麼,秤給他看、多看幾次就可以了;然後就急著叫小孩認秤上的刻
    度,計算重量等等,再不然就叫小孩反覆操作秤重的動作。

    成人的這種感受,並不完全是由於不了解小孩認知發展的過程,或不尊重小孩學習的
    程序,更可能的是,他自己也不知道秤重量有什麼意義。一般人心裡所想的,無非就
    是量體重、量斤計兩地買菜這種生活常識,或將來學得更高深時總要用到。

    但是,這種生活常識有什麼意思呢﹖將來要用到的時候難道還不自然就會了﹖這之所
    以教的人會感到無趣、無奈、無聊、沒精神!

    反過來說,如果我們找到了重量的意義,而且最好是一種「非凡」的意義,情況就完
    全不同了。在還沒開始教之前,老師就會有一種深切的期待,有時甚至會像小孩期待
    上學一樣,等著開學,為什麼呢﹖只因為急著要把一個非凡的意義,在學生面前展示
    出來,讓他們打開眼界,大吃一驚!

    抱持著這樣的心情的,恐怕很難不是一位精彩的老師;而無論怎樣難教的學生或長期
    的工作,要讓他倦怠,可能也不容易!

  二、建立在題材義意上的教法

    教學內容的非凡的意義,不只是讓教者「活過來」,也直接影響到他的教學方法。

    例如,要怎樣把乘法表介紹給學生呢﹖拿給他看﹖拍成幻燈片放給他看(視聽教學!
    )﹖印成卡片聖誕節的時候寄給他(生活化!)﹖撕成一條一條的,每天發一小條﹖
    發一張空白表格讓小孩自己填(學習單!)﹖這些當然都不是不可以,然而,無論是
    教者還是學者,不會感到有點無聊嗎﹖

    如果我們把乘法表「界定」為小孩學習乘法的記錄(這是所謂的意義,也許不是那麼
    的「非凡」),或者說是「小孩的日記」,那麼,接下來的工作就很明顯了。一定是
    針對某些數的相乘,要有一些乘的方法,而在學這些方法的時候,自然就有了相乘的
    結果,這才會有記錄的必要。

    這樣一路想下來,一個步驟引發前面或後面的步驟,整個教法就慢慢成形了。

    一般的說法,是強調「教學目標」,這當然是極為重要要的,沒有目標,怎麼知道要
    教什麼﹖更不必提怎麼教了。但是,單純講教學目標,容易流為空洞。

    比如說,重量這一課的教學目標,就是教重量的比較;乘法表的教學目標,也許就是
    介紹乘法表。這樣,這目標二字,不是說了等於沒有說嗎﹖

    我們以為,教學目標,還不是設一個教法的開始,而是從屬於題材意義的第二步工作
    :先找到了要教的題材的意義,接下來,我們才能想清楚要定怎樣的目標。乘法表(
    在那個階段上)是要背、還是不要背﹖要學天平還是用彈簧秤﹖

    換言之,教學目標,應該是在確定了題材的意義之後,具體要教會小孩的東西。在沒
    有確定題材的意義之前,教學只能處在「沒有目標」的狀況下,還大書特書什麼教學
    目標呢﹖

    當然,我們絕不以為一個題材,只能有一種意義,無論非凡與否。不同的人,當然會
    在同一個東西上看出不同的意義來。所以,從某種角度來說,我們根本上是反對使用
    固定的課本的,因為,課本,都只反應了編者的觀點,但教學,卻要發揮教師的自主
    性。不過,這當然是另外一個話題了。

  三、追尋題材意義的一個原則

    讀者可能會懷疑,要怎樣才能找到要教的題材的意義呢﹖

    我們相信,主要是要思考這個題材最質樸、最原始、最自然、最根本的那一面。可以
    思考的方法,則是提出這樣的一些問題:

    人「最初」是怎麼發現這個東西的﹖

    這個東西,在最「原始」的狀態下,是怎麼對人發生意義的﹖

    這個東西,最「根本」的道理是在那裡﹖

    人在最「自然」的情境裡,怎麼接觸到這個東西﹖

    這樣想,可以剝除許多表面的現象,而那些現象是受時代或生活習慣所左右的。例如
    ,說到重量,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體重;但這根本是這個時代的時代病症:吃得太多
    ,動得太少。在原始叢林裡,才沒有什麼人在乎體重呢!

    又例如說到對稱,人們第一個會想到摺紙或剪紙,但這實在不夠「質樸」,而是相當
    文明(甚至是學校的)的產物;玉於鏡子,或水中的倒影,也並不直接和對稱有關,
    直到人們想要對比影像和實物;在最自然的情境裡,人之所以注意到對稱,大概是因
    為某些東西翻過來看的樣子,會和原來的有一種關係,而讓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。

    又如三角形,三角形本身並不是很「自然」的,但它的道理卻非常「根本」,因為,
    它是邊數最少的(直線)多邊形,因而也是其它多邊形的基本組成成份(任何多邊形
    都可以切割成多個三角形)。

    類似以上的思考,都會幫助我們慢慢地發現那些習而不察的題材,到底能有什麼意義
    ,而且,這樣追尋到的意義,經常會是發人深省的,因而也是非凡的。

  四、設計教法的幾個原則

    確定了要教的題材的意義,並根據這樣的意義定好了教學目標,就該進入設計具體教
    法的階段了。在這個部分,我們提出幾項原則:

    (一)拓展生活經驗

    教學的方法,不能不建立在孩子既有的經驗上;我們不能直接讓小孩接觸項無法想像
    的東西。

    然而,教學也絕不是重覆小孩已有的經驗,若是如此,也就無須教學了。

    所以,教學的方法,總是要讓小孩從生活的經驗中,前進一步,或者付予它新的意義
    ,或者經由它而發現新經驗。

    例如,拿著一些零錢去商店買東西,這是多數小孩已有的經驗。但他可能是把一把錢
    往櫃台一放,就等著老闆的誠實處理;他也可能已經知道只要拿出足夠的十元幣即可
    ,而不必傾囊相授。教學就可以將這兩種方式並陳,讓小孩做一種選擇。

    第二種方式,也許目前還不是他的經驗,但經過對比之後,就拓展了他的經驗;如果
    再把這種拓展了的經驗,轉化成減法的直式運算,那就是同時賦與了新的意義,又發
    現了新的經驗。

    (二)返樸歸真

    然而,在小孩已有或將有的各種經驗裡,有時候可以有許多選擇。我們的意見是,和
    追尋意義的原則一樣,最好的選擇,往往是那些質樸而原始的。

    所謂質樸而原始,並不完全是指「不屈服於現代文明或流行」,也是指更接近「原意
    」,而所謂原意,當然是指已經確立了的題材的意義。

    例如,彈簧秤當然是小孩最普遍的生活經驗,但它不夠質樸。比較質樸的,當然是天
    平;但小孩反而沒有天平的經驗。所以,寧可再設計更上游的經驗(如人挑扁擔,或
    兩手提水桶),再來引出天平。事實上,「比較重量」就比「看彈箕秤上的公斤數」
    更質樸而自然,而天平就是不必講求「量」而直接進行比較的工具。

    (三)設計猜想,引發反駁

    有的題材,或某題材教學中的某個環節,並不都能服膺質樸原則,因為,一旦經驗被
    拓展之後,小孩就已經進入文明。這個時候,最重要的是啟發思辯的能力。

    人對一項道理的認識,基本上是「辯證」的;總要透過一個「詰辯」的過程,人才能
    真正懂得。所以,教學應該提供這種詰辯的機會。

    我們以為,最好的方式,可能是提供一種錯誤的猜想,讓小孩用各種方式去推翻它;
    或者是提供一種困境,讓小孩去突破它。

    有些人會以為,困境會給小孩挫折,錯誤的猜想會造成小孩錯誤的印象。但是,除非
    只看到學習中的記憶,否則為什麼那麼害怕印象﹖除非只看到學習中的操演,否則為
    什麼那麼害怕挫折﹖

    也就是說,做一件事一直做不出來,會讓人有挫折,但想一件事,一直想不出來,卻
    讓人覺得興奮,大家不都很愛看推理小說嗎﹖記一件事,一直記不起來,是應該避免
    錯誤印象的干擾,但認識一件事,越有錯誤猜想來對比,越是能夠認識得清楚。

    例如,提供一個放反了的幻燈片,設計成一種因為放反了而想不透的情境,要比直接
    拿正放的畫面去對比,要更能發人深省。又如,先讓學生以為月亮盈虧是由於被地球
    擋住了(錯誤的猜想),再讓他們發現半月的邊緣,除了原來的半圓外,竟是直線,
    就反駁了擋住的說法(地球是圓的,陰影的邊綠不能是直線)。

    當然,這些方法,除了符合知識發展的規律,更有製造驚奇的效果,而好奇心是學習
    動機的主要來源。

    (四)給小孩留下自學和自主的空間

    有人說,最好的教學,是根本不教。

    這裡的不教,當然是指狹義的,傳統的,單向灌輪式的教;而絕不是放牛吃草。但是
    ,即使是採取了啟發式的教學,這個「不教」的主張,還是發人深省的。

    如果我們能設計一種情境(因此已經擺脫了放牛的嫌疑),讓小孩可以自主地學,連
    安排好的活動、討論都沒有,只要真的學了,那不是更美好嗎﹖

    這種教學的最高境界,我們也許不敢奢望,不但因為我們的小孩並非愛彌兒,也因為
    我們也並非盧梭︵註︶。然而,這並不表示我們不可以心嚮往之。一種好的教學,一
    定是時時記得要給小孩留下自主和自學的空間。

    最土笨的方法是,在某個適當的時機,準備了合理的材料,教者一句話也不說,一點
    解釋也沒有,任何指導都不給,只是讓學生自己看資料。也許有人以為這對年齡較小
    的孩子並不適用,然而我們以為,這並不是可以一概而論的。

    主要還是要看題材的性質,如果是指導性和示範性很強,而又不太涉及細緻的思辨,
    那麼讓小孩自己看的效果,有時反而大於教師的解說。當然,因為學生年齡的考慮,
    最好還是在閱讀之後補上討論。

    比土笨法稍微高明一點的,也許是安排一種可以讓小孩自由自主表達的,真正開放的
    問題。這當然並不容易,因為,教學的設計要能有收尾的把握。

    無論如何,凡此種種,都可以說是響往「不教」境界的努力。

    (五)教小孩怎麼學

    教學二字,有一種解法是「教學生怎麼學」,這也是具有深意的。

    一種好的教法,總是不但教了本來就要教的東西,又能也教學生怎麼學這樣東西。這
    就好像那句俗語所說的,不但給了魚,還給了釣桿。

    例如前面談到讓學生自己閱讀,本來是為了讓學生有自學的機會,但如果事後再和學
    生研究他閱讀的過程,並協助找出他之所以讀不懂的原因,以及解決的方法,這後面
    一階段的功夫,就是「教學生怎麼學」了。

    其實,廣義來說,凡是「教」,都應該是示範「怎麼學」,只是有的時候,這種示範
    並不明顯,甚或被其他的目的所掩蓋。所以在設計教法的時候,要時時地想到,學生
    是否能因為這種教法,而學到自己要怎麼學。

    尤其當兩種教法在設計時相互競爭的時候,我們也許不選擇快速達到目標的那一種,
    而刻意選擇比較迂迴的另一種,因為,後者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該怎麼學。

    結語

    如果教學是一種藝術,設計教學,就是藝術的藝術。以上所談的,當然不能說是完備
    ,但做為教者的參考,也許不是毫無價值吧!註:盧梭在︽愛彌兒︾一書裡,彰顯了
    這種無為而教的自然主義;但史金納曾在「自由又快樂的學生」一文裡做強烈的批評
    ,說「愛彌兒這樣的學生,從來沒有在現實裡出現過」,但他忘了提到,其實如盧梭
    這樣偉大的教師,現實裡也並不多見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